在现代工业生产中,压缩空气作为一种重要的动力源,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、化工、食品加工等领域。为确保作业安全、提高设备识别效率,我国制定了《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、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》(GB 7231—2003)标准,其中明确了压缩空气管道的颜色标识要求。本文将详细解析这一标准的内容及其实际意义。
根据国标规定,压缩空气管道需使用浅蓝色(颜色编号为GSB05-1426-2001中的B03)作为基本识别色。这一颜色选择具有以下特点:
高辨识度:浅蓝色与常见的水(绿色)、蒸汽(红色)、燃气(黄色)等管道颜色形成鲜明对比,避免混淆。
安全性提示:蓝色系通常代表非易燃、非腐蚀性介质,提示人员注意气动能量风险。
统一性:全国范围内统一标准,便于跨厂区、跨行业的设备管理。
管道全长需涂刷浅蓝色,或在管道表面以宽度不低于50mm的色环标注,色环间距视管道长度而定,一般不超过10米。管道的分支、转弯及阀门处必须强制标识。

除基色外,还需在管道表面标注介质名称(如”压缩空气”)和流向箭头。文字颜色为白色,箭头与文字高度需符合管道直径比例要求(通常不小于25mm)。
埋地管道:需在检查井或暴露段强化标识
隔热层管道:在保温层外表面涂刷色环或粘贴色带
小型设备:气动工具连接管可采用浅蓝色软管或挂标识牌
安全提升:通过颜色预警,避免误操作导致的机械伤害或压力冲击事故
维护效率:快速识别管道功能,缩短检修时间
合规管理:满足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》等法规要求
国际接轨:与ISO 14726等国际标准保持协调,利于出口设备制造
严禁使用褪色、脱落的涂料,需定期检查维护
改造老旧管道时需彻底清除原色漆再施工
多介质并行管道应采用主色+色环组合标识
照明不足区域可增加反光材料强化识别
该标准的实施体现了我国工业安全管理体系的精细化发展。企业需建立管道颜色管理制度,加强作业人员培训,真正发挥颜色标识的预警和指导作用。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,未来可能结合电子标签等数字手段,但视觉标识仍将是基础且关键的安全措施。
本文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