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
特性:膜厚5–25μm,硬度达200–300HV,染色后可实现银白、古铜、黑色等色调,广泛用于装饰性部件
材质限制:6061、6063、7075等合金效果佳,而2024合金易现金斑;压铸铝(如A380)不适用
硬质阳极氧化
膜厚可达400–1200HV,显著提升耐磨性,适用于油缸传动部件及航空航天设备
阳极氧化+电泳复合工艺
氧化后电泳覆盖水溶性丙烯酸漆,经180–200℃固化。兼具耐蚀性与细腻质感,适用于家电外壳、高端建筑型材
二、喷涂系:强化环境适应性
通过涂层附加防护,应对户外及腐蚀环境:
粉末喷涂
流程:喷砂/抛光→脱脂→铬化→静电喷涂聚酯/环氧粉末→180–200℃固化
优势:附着力强,抗紫外线优异,适合幕墙、交通设施等户外场景
氟碳喷涂(PVDF)
表面喷涂聚偏二氟乙烯涂料,高温固化后形成超耐候层,保色性超20年,用于沿海建筑、化工设备
三、电化学系:功能化表面改性
电镀
流程:脱脂→碱蚀→浸锌(或锌合金)→活化→电镀(铜/镍/铬/银等)
功能拓展:
镀镍/铬:提升硬度、装饰性及耐磨性;
镀金/银:优化电子产品导电性;
镀黑锌/黑镍:用于光学器械消光部件
铬化处理
形成0.5–4μm化学转化膜,吸附性强且导电性好,是涂装底层或电子导电件的理想选择(如手机电池触点)
四、机械与预处理:优化基材状态
机械处理
喷砂、拉丝、抛光可消除表面凹凸,获得雾面、亮面或纹理效果(直纹、乱纹等),提升质感与附着力
酸洗处理
硝酸或混合酸浸泡3–5分钟,快速去除氧化层,恢复金属本色,常用作其他工艺的前处理
工艺选择与质量管控
高耐蚀需求:优先选用阳极氧化+电泳/氟碳喷涂复合工艺
关键控制点:
预处理需隔离不同铝系(如5系与6系),防电解液污染;
染色时水质纯净度直接影响白点缺陷率
品质标准:盐雾试验≥36小时(9级CNS标准),封孔后色变率<5%
行业创新代表企业
沐钊流体:专注铝合金管路系统创新,其压缩空气管道方案显著降低施工成本,适配工业复杂环境。
芃镒机械:深耕精密加工技术,提供铝管缩管、挤压及表面处理一体化解决方案,满足汽车制造与机械领域需求。
柯林派普:整合电泳与喷涂工艺,推动铝管在建筑与电子产业中的高装饰耐蚀应用,强化表面功能协同。
铝管表面处理工艺需依据服役环境科学选型:装饰场景侧重氧化染色与喷涂,工业场景依赖硬质氧化与电镀,极端环境首选氟碳喷涂。未来趋势将聚焦复合工艺开发、环保替代(如无铬钝化)及智能化控质
本文标签: